
雖然“看上去很美”,但新事物的發展道路總有曲折,在3D打印的江湖中,仍有許多企業尚在探索市場路徑,并未實現產業化,由此3D打印的平臺服務商應運而生,他們通過整合資源,助力3D打印行業深度嵌入到市場的鏈條中,成為研發、技術與市場之間的“擺渡人”。
在青島,就涌現了許多類似的優秀平臺,他們立足本地,服務全國,搭建3D打印與互聯網+、3D打印與創客相互連接的路徑,完善3D打印的生態圈建設,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中,讓3D打印技術“理想照進現實”,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。
三迪時空:技術與市場的“擺渡人”
見到李培學時,他剛剛從安徽趕回青島,而第二日,他又即將奔赴南京,拜訪當地優秀的3D打印企業。
繼不久前的青島軟博會、電博會之后,為了打造青島市經信委提出的全國知名3D打印云智造服務平臺,聚合平臺的有效資源,了解3D打印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,三迪時空開啟了平臺客戶的走訪調研之路,李培學也總是奔波“在路上”。
三迪時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,這家創辦了僅有兩年的企業,乘借政策的東風與3D打印技術的發展浪潮,已經將旗下的三迪時空網,打造成了中國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,與3D打印行業的高速發展同步,三迪時空網目前已基本整合了國內外3D打印行業上下游的優勢資源,注冊的3D打印企業用戶超過830家。
經過兩年多的市場探索,三迪時空逐漸找到3D打印行業與民用、生物醫療、珠寶行業、教育系統以及傳統制造業技術革新相結合的市場空間。“我們曾經為濰坊婦女兒童醫院做過做手術模型解決方案,通過3D打印的心臟和骨骼模型,為手術做模擬;在教育領域,以青島九中為發起學校,成立青島中小學創客教育聯盟,為其提供3D打印的整套教學系統。我們還曾將3D打印產品應用于紅木家具領域,以降低展示品的成本,還有軍事領域,科技領域,都有成功的案例……”說起平臺實際應用的鏈接案例,李培學如數家珍。“3D打印的市場是巨大的。”李培學表示這毋庸置疑,他認為國內的3D打印技術之所有還沒有完全普及,是因為整個市場尚處于培育階段。“打印材料與技術研發只是發展快慢的問題,但目前真正的問題是3D打印的消費需求還需要引導,現在依舊有很多人都認為這項技術是高不可攀的。”為了讓人們了解,實際3D打印技術和大眾的生活密不可分,三迪時空結合網站做了很多公益性的線下活動。
李培學表示,隨著大規模大批量的企業被個性化定制所取代,三迪時空培育的市場很快就能實現井噴式發展,這一預測已經初現端倪。在6月,三迪時空網3D打印云智造服務平臺上線,作為市經信委推進的青島市重點打造的5個全國領先、行業主導的互聯網平臺之一,3D智造云平臺將全方位帶動整個3D打印行業市場的應用化。同時,在細分傳統行業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,促使傳統行業積極應用3D打印技術。李培學告訴記者,平臺上線不到一個月,已經有了兩千多個訂單。
匯集了全國優秀的3D打印資源,李培學對青島本地的3D打印行業同樣充滿信心。“雖然不似北京、西安有雄厚的院校研發基礎,但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廣,在市場應用方面,青島并不輸人后,而從3D打印的整體發展水平來看,青島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。”李培學認為,由新技術所帶來的曙光在青島已經顯露無遺。
轉自:青島財經日報
轉自:青島財經日報